首届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开学典礼在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举办

 2024年9月29日,首届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开学典礼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成功举办。青岛市委常委、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公利出席活动并致辞。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刚,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庆田参加活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院长郑师主持开学典礼。

 张新竹在致辞中说,六年来,上合示范区突出国际公共产品属性,放大平台示范带动效应,为推动与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往来做出了积极贡献。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上合示范区合作共建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是双方深入贯彻“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将秉持开放办学理念,以语言文化为核心,拓展经贸、科技、人文等多领域的教育合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教育平台。

 罗公利在致辞中表示,山东科技大学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现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700余人,每年在校外籍专家教师百余人。参加本次开学典礼的国际学生,既是山东科技大学与上合示范区共建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也是学校与上合示范区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希望大家努力学好中文,全面了解中国,增强能力本领,为促进中外友好交往、互利合作贡献力量。

 活动中,张新竹、罗公利、李刚、曾庆田共同为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揭牌。此学院为山东科技大学与上合示范区共建,来自16个国家的109名首批国际学生将在这里开启“汉语文化、汉语综合、汉语读写、汉语听说”等主题课程的语言文化方面非学历教育,其中包括来自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72名国际学生。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的建设,对于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在教育、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培养跨文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青留青,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在校生代表,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新生代表作了发言。
 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高标准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开展援外、经贸、技能、语言等各类培训239个班次,吸引来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84个国家的1.7万余人次参加。为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高质量发展,上合组织经贸学院还设立“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搭建 “海外院校+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国内院校”的“N+l+N”双向人才联合培养平台。以国际中文教育为核心,以俄语、英语及其他各语种教育为外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语言、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与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路“国家间经贸、文化、教育领域的开放融通、协调发展。

 活动前,张新竹在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主持召开了上合示范区与山东科技大学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会上,分别签署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与山东科技大学共建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合作协议》。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益灵,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诸葛福民,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郝国新,胶州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宋彦斌参加活动。

鲁ICP备2024061878号 版权所有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