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中国拥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今年5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将持续深化教育合作,推动双向留学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共同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联合攻关,支持同类大学联盟和中学联盟开展活动等,进一步推动中俄两国在人文教育领域的合作发展。
2024年4月25日,上合组织国家高校联盟、高中联盟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启动。联盟旨在通过上合组织国家间高校、中学的联动发展,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国际人才共育的交流合作平台,探索跨国流动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多双边框架下国际教育合作提供“上合方案”。
为更好发挥平台作用,推进上合组织国家高中联盟建设,推动中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助力中国学校考察学习俄罗斯中学、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开拓升学新思路、抢抓国际合作新机遇,上合组织经贸学院拟于2024年12月组织首期“中国地方高中校长赴俄罗斯高校考察”活动。学院将做好境外资源统筹,促成团组赴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及圣彼得堡707高中、667高中等考察交流,洽谈教育合作事宜。
日程安排
Day1:
出境:青岛-圣彼得堡
Day2:
拜访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
拜访圣彼得堡707高中
Day3:
拜访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
文化考察: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Day4:
圣彼得堡-莫斯科
拜访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Day5:
拜访莫斯科国立大学
文化考察:红场
Day6:
返程:莫斯科-青岛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各拜访点位可能进行调整)
联系人:陈世纯
电话:18866481601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
![]() | ![]() |
报名咨询 | 报名通道 |
中国地方高中校长赴俄罗斯高校考察点位简介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大学)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学府,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该校成立于1755年,由沙皇俄国教育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倡议并创办,是俄罗斯第一、欧洲顶尖、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莫斯科国立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声誉而闻名。它拥有168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8800位博士,并诞生了1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兹奖得主。学校设有40多个院系,涵盖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就。
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约7800名教授和教师,其中许多人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学校注重国际合作,是国际公立大学论坛、欧洲首都大学联盟和欧洲大学协会的成员。其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4位,保持了其在俄罗斯的领先地位。
/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 /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是俄罗斯的国家研究型大学,位于圣彼得堡。该校创办于1899年2月19日,由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命令建立。多位世界著名学者如门捷列夫、克雷洛夫、波波夫等参与了学校的建设和早期发展。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属于俄罗斯的5-100计划大学。该校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301-350名之间,是俄罗斯理工类高校的领军者之一。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有合作关系。例如,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中俄航天航空创新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此外,还与南京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中国高校有合作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和进行科研合作。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培养了众多知名校友,包括中国第一个在俄罗斯取得科技博士的高景德、清华大学副校长倪维斗等。该校还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谢苗诺夫、卡皮查和阿尔费洛夫等。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参与了地球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计与发射工作,并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东方号”送入太空。该校在能源、动力机械制造、通用物理与核子物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
/ 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 /
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卓越的高等学府。该校始建于1904年,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自建校以来,该校在农业科研与教学领域中始终处于俄罗斯农业院校中的主导地位,在俄罗斯500多所高校中排名前五位,拥有20多个国家级科研实验室5个国家级试验田和2个国家级温室、与世界5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为俄罗斯农业农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农业机械、植物保护、土壤改造、农村水利、农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现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校共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0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90%。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
/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内非常特殊,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样直属于俄罗斯联邦政府管辖,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拥有独立自治权,其校长的级别与俄联邦科学高等教育部部长相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议院)主席瓦莲金娜·马特维延科现任友大督学委员会主席。友大下设17个教学单位(包括7个系、9个学院和1个研究院),开设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全校开设了56个学科领域的472个高等教育项目(包括学士、硕士、专家以及副博士等专业),师资队伍包括2800多名教授,副教授和教师(其中1300名具有副博士和正博士学位)。截止至2020年底友大现有学生31500余人,其中外国留学生5200余人,中国留学生超过700人。自建校以来的60多年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并且赢得了极高的威望。作为著名的国际教育和科学中心,友大在俄罗斯联邦科学高等教育部高校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第三,师资水平第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316位,全俄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