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2019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
上合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深化“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思路打法,全力推进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示范区建设呈现全面展开、加速推进的态势。李强总理实地调研时指出,“万事开头难,上合示范区建设已经开了个很好的头”。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指出,“上合示范区从无到有,五年成果有目共睹”。上合组织秘书长张明指出,“上合示范区有力促进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用开放凝聚了‘上合力量’”。
一是坚持互联互通,建设国际物流中心。4F级胶东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国际航点145个,山东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上合多式联运中心31条国内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近3000列,跻身全国中欧班列第九大枢纽、中亚班列第三大枢纽。依托全球第四大港青岛港,海铁联运箱量连续8年全国第一,上合国际枢纽港获联合国批准国际港口代码。
二是坚持互惠互利,建设现代贸易中心。引进培育上合跨境贸易服务中心等10家贸易平台,集聚贸易主体2000余家,签发全国首份对韩国RCEP原产地证书,获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上合·银关通”等66项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搭建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成功登陆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吸引5000余家国内外企业入驻。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运营见效,吸引入驻120家贸易主体,上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6大交易品种,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三是坚持互促互进,建设双向投资合作中心。联合国内外41家产业园区,发起组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产业园区联盟,促进产业链、资金链、贸易链、信息链串联融合。与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俄罗斯阿拉布加经济特区等22个上合组织国家的51个园区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引进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70多个项目,打造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在内的20个上合特色外向型产业集群。目前,上合组织国家在上合示范区投资项目共10个,总投资14.3亿元;上合示范区园区内注册企业对上合组织国家投资项目共10个,协议投资额3.5亿美元。
四是坚持互学互鉴,建设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举办“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上合之夏等经贸对话、商旅人文交流活动400余场。建成启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暨2023上合博览会,吸引来自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家企业、机构参展,是近年来上合组织框架下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线下经贸论坛。上合“法智谷”集聚国内外30余家法律机构,上合技术转移中心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22所高校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
五是坚持共建共赢,建设上合组织经贸学院。聚焦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为多边经贸合作“搭台”,扎实推进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依托优质高校资源,创新“需求+培训+实践”教育培训合作模式,线上线下共举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际物流运输与多式联运研究班等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等227个班次,来自84个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16000余人次参加培训。建成启用上合经贸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实体化运作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