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2023年海水养殖技术国际培训班”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国际交流中心顺利结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金显仕,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郝国新,上合组织经贸学院院长郑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阮晓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志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三部副部长张晓燕等出席结业仪式。
金显仕表示,水产养殖健康发展对解决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终消除饥饿和贫困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业农村部“一带一路”海水养殖技术培训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愿意分享中国渔业发展的经验,通过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推动全球渔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升各国水产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为促进世界水产养殖科技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他希望,学员继续与授课专家保持联络,共同面向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水产养殖发展的科技和产业诉求,开展更广泛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渔业绿色发展。
郑师对农业农村部、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亚太渔业委员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国际合作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为本次培训筹备及授课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向圆满完成本次培训任务的各位同学表示祝贺。他说,上合示范区是一块放飞梦想、干事创业的沃土,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是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的摇篮。希望更多机构通过上合示范区这个国际合作平台开展更多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渔业国际合作,携手并进、共赢未来。
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18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结业仪式。学员们表示,培训期间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华书法、国画等文化,在心与心贴近的文化交流中感受“世界人民一家亲”的和谐氛围。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朋友,共同度过愉快且丰富的学习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学员们跨越语言隔阂,纷纷说着“我爱中国”,传达了中国对于世界的友好。此外,部分学员代表在讲话中说,本次培训课程丰富,涉及多品类海水养殖现状与前景、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繁育与养殖技术、养殖模式与设施等多个方面。课堂上,授课专家们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与学员们交流国际先进海水养殖技术,这对共同推动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全球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仪式上,金显仕、郝国新、郑师、阮晓红、刘志鸿、张晓燕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与学员共同合影。
经过为期13天的培训学习,2023年海水养殖技术国际培训班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培训形式新颖、务实高效,采用专家专题授课与实地参观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从事渔业国际合作的学员参与,在渔业国际合作领域形成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也为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继续开展相关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业仪式后,金显仕所长参观了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具体了解学院建设情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关丽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范艳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翻译孙淡宁等参加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