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助力国际贸易综合培训班顺利开班

 11月3日,在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主办,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举办的助力国际贸易综合培训班顺利开班。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书记吴如军,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标准推广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世川,上合组织经贸学院院长郑师线上出席开班仪式。

微信图片_20240410103322.png

 吴如军表示,2017年,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揭牌成立,这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设立的中国首个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也是ISO授权的我国唯一的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按照ISO的具体需求和国家标准委的规划,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面向国际、国内共举办了20多期公益培训,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3000余人次,其中外籍学员67人次,分别来自38个国家,涉及36个“一带一路”国家和13个上合组织国家,为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集聚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搭建起了重要平台。

微信图片_20240410110137.png

 郑师表示,上合示范区自启动建设以来,聚焦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坚持经贸合作平台“硬联通”和经贸示范模式“软联通”两手抓。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开展国际物流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等经贸培训和援外培训184个班次,吸引了来自43个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700余人次参加。他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依托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及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在标准化研究、培训等方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资源,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推动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领域的开放融通和互惠共赢。

 本次培训邀请到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标准推广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世川,中欧消费品安全提升项目(SPEAC)核心专家刘开明,中欧消费品安全提升项目(SPEAC)产品安全高级专家邓云等行业内权威专家线上进行授课交流,围绕企业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标准化活动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新版欧盟通用产品安全法规解读、中国输欧产品安全风险与合规策略等内容展开,深入分析解读了目前国际技术贸易新形势,以及欧盟通用产品安全法要点,并结合案例,生动讲解了企业在贸易中的实践措施,以及企业输欧产品如何防范安全风险,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精彩、实用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现状,掌握贸易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同时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课程结构构建提供了借鉴。微信图片_20240410110143.png微信图片_20240410110148.png

 下一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中欧消费品安全提升项目(SPEAC)等单位的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培育壮大满足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企业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制定的专业能力以及实质性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水平。


鲁ICP备2024061878号 版权所有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